close

 

 

最近很喜歡英國倫敦歌手Dido的一首歌,"Life for rent"


"Cause nothing I have is truly mine.."就是這樣吧,人生,所有的東西,就連身體,都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,有一天都要離開,生命中所有的東西,包含關係,都是"租來的"


就算是租來的,也要活得精彩。


離開了台灣,來到英國,就算住了五個月,和夫家的人住在一起,我還是不敢說自己對英國的了解比之前多很多,因為我連自己的家鄉,台灣,住了近三十年戴,對於很多人問我事情,還是要很遜腳地說,呵,那個我真的是不知道。


不知道就不知道,沒啥丟臉的,就是因為不知道,所以我愛和別人啦咧,在每個不同的人身上,都可以學到不同的東西。


開始我想著,如果有一天,我也找到了一份工作,是需要常常出國; 和這個國家邂逅兩天,和那個國家睡了一晚,再跟某某名城one night stand一下,我可以說,我對這個國家的了解,就是我短短幾個小時看到的那樣嗎?


充其量,我真的只能很humble地跟別人說,呵,其實我只"到過"那個國家的機場啦~


去過的幾個國家中,停留的印象真的都非常短暫,有時候對那些國家的感覺,就是單純的"抽象畫"。

再加上一點點,達利的超現實主義,色彩對比極鮮,卻總有一種說不上來的surealism。


嫁給老公後,生活中愈來愈多看得到和無形的,漸漸面臨東西方文化不同的pointers,而說真的,這些事情,都是我們在英文教科書上,完全學不到的,卻重要非常,攸關別人對我們民族性的看法。


愛下廚的老公,常常只要Jing點菜,往往一下子,餐桌上就有美味的佳餚,各式各樣的東西方美食,都難不倒老公,而且,樣樣菜都美味至極。

P1060298.JPG


點完菜後,我只要負責準時,對,在家吃飯,一定要準時在餐桌上和家人用餐,跟電影上看到的西方家庭一樣。


在台灣,我們家常常一忙生意,大家都是各吃各的,誰有空誰就先吃,唯一有機會見到所有家庭成員的時間,也不一定會全員到齊。


可是,我們從小就是這樣長大的,這一點都沒有什麼,很正常。


BUT,往往老公和我回娘家,就會很不習慣,"Why is nobody here at the table? Why are we eating alone? That's so weird."


真的是不同環境文化呀,沒什麼,沒什麼,老公,請你要習慣。


當然,Jing不否認偏好西方人的方式,吃飯時間,大家飲酒共歡,情感交流就在杯盤間自然流串,感覺真的很好。


西方餐桌上的禮儀,包含不能吐骨頭在桌上,食物切勿咬了一半再丟回餐盤中(所以才要用刀叉先切好適當的大小); 咬合間請勿開口說話,因為沒有人想看到你嘴巴裡,消化一半的食物; 喝湯吃飯請別發出聲音; knife and fork 請勿在餐盤上發生絕對刺耳的磨磳聲; 手機請關機,"吃飯皇帝大",也沒有人有興趣聽一半的對話; 餐杯有固定的擺放位置-coaster(杯墊),兩兩互不相離。


日子久了,Jing可以漸漸地照單全收; 不過一個人吃飯,特別是noodles,喔,這時一定要給它放開,給它用力地吸麵條,再配上大大口的湯,深呼吸後張嘴配上 "Ha..."滿足的嘆愛感!  是的,多少是要給那些滑Q的麵條來點敬意,日本美食節目不都這樣?!


吃完飯後,每一個人都會自動分配清潔工作,像我們去婆婆家吃飯,辛苦的婆婆已經負責下廚了,使用熱水泡泡澡給碗盤嚕啦啦的工作就交給Uncle Stanley,老公負責用乾淨的cloth擦乾餐具,我把餐具一一等歸位,公公就會擦桌子和掃地…反正大家每個人都有一個位置可以忙,連有時來家中坐客的客人都會主動問說有沒有其它地方可以幫忙的?(就算真的不想help,也是要假裝表達意思意思問一下,這樣才不會讓人覺得沒禮貌),人多好辦事,廚房也一下子就變得很乾淨。


在台灣,我媽就很辛苦地一人做飯,一人清潔,下廚煮飯就成了一件很累人的差事,如果,大家也都多少幫忙,吃完飯後,讓媽媽去休息,而不是大家拍拍屁股離席各自進行自已的活動,每個人都來幫忙整理家裡,該有多好,這樣媽媽就不會這麼累了。


常常去別人家,老公都會好心提醒我," At other people's house, you must clean after yourself, they are your hosts, not your slaves" (到別人家,要自已把用過的東西清乾淨,不留痕跡,尊重房子的主人,因為他們不是妳的佣人)



可是在台灣,我們都會「以客為尊」,客人就是什麼東西都不用做,從屁股坐熱到離開,只要負責張開嘴,享受就好,坐主子的,等客人走後,再來努力拼命洗洗刷刷。


記得住在高雄時,公婆飛到台灣參加我們的歸寧  ,帶給我們見面禮(註一)、自己清洗衣物、自己煮咖啡、就連浴室用完了,也會確保乾淨再給下一個使用者。

 

隔了幾個月後,Wendy and Garuth 來找我們玩,六天五夜的短暫停留,甚至連盥洗用具都自己帶(註二)我們請假陪他們玩,他們出手大方,常常也請我們吃飯,大家住在一起的幾天,房子常常一起整理…

 

我和Andrew往往只要在客人到達之前,確定房子(連被單)都clean and clear就好,從頭到尾,都沒有人把房子的主子當奴子,真正賓主盡歡呀。

 

老公還教我,到別人家,絕對不能開口說別人家裡的不是,特別是負面的批評。例如如果看到別人家可能很dirty這一類的話,也不可以在主子面前說…反正就只能說好的,不好的,請妳/你自己知道就好; 在別人家,很多可以自己來的事,先問過主人,徵求同意之後,就請自己動手,really, your master is by NO means your slave okay?!

 


 

註一:在西方,不管是到別人家中住或是坐客,都一定要帶個伴手禮,婆婆說,如果只帶個空肚子去別人家,對主人是一件極羞辱的事。


註二:在西方國家,去別人家借宿,個人用品,包含洗髮精、沐浴乳、牙刷等都要自己準備,畢竟這些個人習慣及偏好不同的東西,還是自已準備比較好,或到當地購買; 別人很好心地把房子免費給我們住,還提供吃,千萬不可把別人家當成是free hotel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ing 的頭像
    Jing

    靜語錄 Scenery of Life

    J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